泰坦号潜水器为何会内爆?潜水器怎么不能像潜水艇那样行动自如? 当前独家
2023-06-23 15:57:31 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

泰坦号潜水器的碎片被发现

泰坦号潜水器从下水到失联,仅仅经过了几个小时的时间。而从失联到确认发生“内爆”,也仅仅过去几个小时,最不希望发生的事终究还是发生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参与搜救的美国海岸警卫队给出的信息来看,在美国东部时间6月23日上午8点55分,在位于海底距离泰坦尼克号船头约500米的地方,发现了失踪的泰坦尼克号潜水器碎片。

经过评估,确认这些碎片来自潜艇的外部主体。从某利意义上表明,泰坦号潜水器在深海已经发生了“内爆”,这些碎片就是“内爆”所致。目前,对泰坦潜艇乘客舱的搜寻仍在继续进行中。

泰坦号潜水器为什么会发生内爆?

“泰坦号”潜水器的制造商和运营商为美国公司-“海洋之门”, 重量约为 10.4吨,船体厚度平均为13厘米,采用航空标准的碳纤维打造,同时还有两个圆顶的钛合金端盖加固,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应对深海的巨大压力。

据“海洋之门”公司先前介绍,这款潜水器能够有效应对4000米左右深海的环境特别是巨大的压力,潜水器内部还配备了供5人96个小时氧气支撑的生命保障系统,此外潜水器还可以采用多达10种左右的自动上浮模式,以应对突发事件,在不利的情况下潜水器可以自动实施上浮操作。

但是,泰坦号潜水器从现有的技术来看,即使技术水平再先进,也无法与潜水艇相媲美。即使去年成功让28人成功游览位于深海3800米左右的泰坦尼克号邮轮残骸,也无法确保以后的探险不出问题。

笔者认为,泰坦号潜水器之所以会发生内爆,原因有多种可能,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设计和制造缺陷:泰坦号潜水器在设计、制造或维护过程中,可能存在着某些缺陷,这些缺陷有可能导致无法承受预期的压力,从而导致结构失效和内爆事件的发生。只不过此前的那些次深海下潜,这些缺陷并没有完全表现出来而已。

二是深海环境压力:泰坦号潜水器在深海探险时需要承受巨大的水压,深海环境中的水压极高,对潜水器的结构强度提出了严格要求。如果潜水器的设计、制造或维护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缺陷或者不足,那么肯定无法承受这么高的深海压力。一旦潜水器的外壳出现了哪怕一丝破损,那么在极强的压力之下,就像“黑洞”吸收周围物质一样,潜水器会在瞬间发生解体。

三是自然灾害:深海探险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风险,泰坦号潜水器在进行深海探险时,可能遇到了不可预测的海洋自然灾害,比如海底地震、海啸、海底火山或者热液喷发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对泰坦号潜水器的结构产生影响甚至损伤,最终导致“内爆”的发生。

潜水器与潜水艇有什么区别?

泰坦号潜水器的这起内爆事件,造成了5人失踪(目前基本上已经确认死亡),这起事件提醒我们,深海探险绝对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同时也并非是一项完全可以用金钱来买“平安”的活动。

说到深海下潜,我们自然会想到潜水艇,那么,像“泰坦号”这样的潜水器,与潜水艇比起来,有哪些不同呢?

潜水器与潜水艇虽然都是水下器具,但它们在形状、浮力、动力和建造和维护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以下是它们的具体区别:

一是形状:潜水器通常为子弹形,而潜水艇则多为纺锤形。潜水器的形状有利于减小阻力,降低能耗,而潜水艇则需要考虑水中航行稳定性和承受压力等因素。

二是浮力:潜水器的浮力基本上是依靠其本身的浮力材料,而潜水艇则依靠排出和潜入水中的空气来控制浮力。潜水器的浮力材料需要保证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而潜水艇则需要在空气和水中进行气压调节,保持艇体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平衡。

三是动力:潜水器通常使用电力和柴油机作为动力来源,而潜水艇则主要使用螺旋桨推进器,动力来源主要为柴油、电动机或者核能。潜水器的动力来源需要保证足够的能量和耐久性,而潜水艇则需要考虑航速和操纵性等因素。

四是建造和维护:潜水器由于其形状和材料,通常比潜水艇更易于建造和维护,而潜水艇则需要更多的制造和维修设备。另外,潜水器的操作相对简单,需要的人员较少,而潜水艇则需要更多的人员进行操纵和监测。

与潜水艇相比,潜水器既有一定的优点,同时也有明显的缺点。

拿优点来说,一是潜水器的结构比较简单,制造和维护成本较低。二是操作相对方,不需要太多的人员和设备进行操纵和监测。三是适用性强,潜水器的适用范围较广,可以进行不同深度和不同环境下的水下探测和研究。

拿缺点来说,一是无法进行长期探测和研究,因为它的动力来源比较有限。二是无法承受太高的深海环境压力,潜水器一般只适用于一定深度的海洋探测和研究。三是无法进行自主导航,需要依靠声纳等设备进行定位和导向。

正因为潜水器有上面的这些缺点,它就不能像潜水艇那样在深海里行动自如,本身的这种缺陷也造就了它在深海探险活动中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对于载人探险来说,下潜的时间越长,风险就会越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