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宁夏石嘴山市委组织部派驻平罗县黄渠桥镇惠北村第一书记 贾廷栋
(资料图)
晚上11点多,拖拉机“突突突”的声音仍不绝于耳,村干部忙碌了一天陆续回到村部,这样早出晚归一直持续到农闲。那些日子,每次回想起来,我都热血沸腾,浑身充满力量。
2021年,我到惠北村担任第一书记,面对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我深知,只有把村集体经济发展起来,才能为村民多办事。我和村“两委”积极谋划,通过村党支部牵头创办农机服务合作社,争取自治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100万元,先后购买大中型拖拉机、打包机、深松犁等农机具,紧紧抓住夏秋收获季为本村及周边农户提供深松、搂草、打包、配送“一条龙”农机服务,村集体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经营性净收益从2020年的9.5万元提高到2022年的51万元。
“贾书记,现在虽然村集体经济收入不错,但产业还比较单一,能不能走融合发展的路子,延伸产业链做秸秆揉丝?”这是我到惠北村不久,村党支部书记代兵跟我说的话。于是,我们开始了市场调研,最终发现种植秸秆揉丝成本太高,但发展饲草颗粒加工却是个好项目。但是,我们缺乏专业人才和销路,怎样才能把饲草颗粒加工做起来呢?万事开头难,我联系到宁夏和生源饲料有限公司,反复沟通、深入了解,流程简单的草粉加工成为我们的首选。利用现成的秸秆原材料,按照“村企合作”发展思路,与企业签订订单,解决销售难题,初步计算,村集体年经营性纯收益可以达到300万元。
说干就干,我和代兵一边到县上的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审批局等部门了解项目的资金、用地以及环保等方面的政策,一边找测绘、设计公司做项目前期规划。2022年11月中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同时上报至县乡村振兴局入库,总投资额1246万元。
“贾书记,按照这个项目的投资额度,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每年只支持每个乡镇300万左右,而且是按照乡镇推选的主要产业拨付的。你们这个项目如果想尽快实施,还得另外想想办法。”我和代兵第五次到乡村振兴局时,管理项目的工作人员一席话,让我们压力倍增。资金量这么大,从哪里争取资金实施项目成了我们必须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翻过年,作为双包双联单位,石嘴山市委组织部的主要领导来村调研,了解到这个问题后,提出了探索招商引资的方式,让企业投资建厂,村上以土地、玉米秸秆原材料入股,和企业合作发展。这个建议让我们茅塞顿开,于是我们找到镇上,在镇领导积极协调下,宁夏和生源饲料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来村考察,就初步合作达成了一致意见。目前,项目进展顺利。
入户走访了解群众需求是驻村书记必须做好的一门“功课”。“刨过种子、化肥的花销,种玉米每亩地的收入大概也就是800元,好一点的也就是1000元吧。”入户惠北村二队马小明家时,他语气中夹杂着些许无奈。我心里明白,群众还是觉得单纯种玉米收入比较低。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这既是村民的美好愿景,也是我们驻村工作的主要职责。惠北村地理位置优越,官泗渠、五二支沟穿村而过,排灌便利、土地肥沃,光热条件好,是玉米制种种植的优势区。于是,我和村书记联系宁夏畅优种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积极洽谈种植制种玉米的事,多次协商后,最终通过“企业指导+农户种植+村‘两委’监督+企业收购”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进行发展,可以有效破解种植技术和销售难题,为群众提供保障。为保证合同签订,提高工作效率,我和村干部一道采用“5+2”“白加黑”“板凳工作法”入户动员群众玉米制种,解释政策、促膝谈心,签订制种合同。2022年,我们成功打造玉米制种园区600亩,联农带农55户,群众亩产增加收入近1500元。今年,群众种植制种玉米的积极性更高了,60多户农户种植制种玉米700亩,制种产业现已成为惠北村的富民产业。
驻村一年多来,我积极协调上级部门落实维修村级中心路2.7公里,创建韩杜娟乡村振兴工作室,扩建村部阵地260㎡、锚定了草粉加工的产业发展方向,一桩桩一件件不但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灌溉难的问题,更收获了老百姓的真情、村干部的信任,看着一张张淳朴的笑容,我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回望这一年多来的点点滴滴,一路成长、一路收获。今后,我要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脚踏实地走好脚下路,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力前行。(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文攀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