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1次、24项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1968处
(资料图片)
擦亮“海岱考古”品牌,让文物活起来
□ 本报记者 张依盟
7月的风拂过威海刘公岛,象征北洋海军将士形象的人物雕像,守卫着中华这片“最古的海”。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北洋海军基地后勤保障设施(屯煤所、鱼雷修理厂)修缮工程,刚刚入选首届山东省优秀革命文物保护工程名单。
近年来,山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坚持统筹文物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十大工程”,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总体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让文物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山东始终把文物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若干措施》《文物保护利用“十大工程”实施方案》《关于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将文物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指标,构建起系统完备的政策体系,“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理念深入人心,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文物工作格局日益完善,文物保护管理全面加强,文物安全底线守得更牢。
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1次、项目24项,世界文化遗产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8处、各类博物馆735家……山东是文物大省,考古发现的旧石器文化、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夏商周三代以降文化,构成文化谱系完整、文脉传承的发展链条,成为我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重要佐证。
经历风霜雨雪的捶打和烈日的暴晒,考古人员在淄博市临淄区赵家徐姚村西,探寻到1.32万年前的人类足迹。这是一处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人类遗址,出土了1000余件早期人类遗物。今年3月,赵家徐姚遗址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为持续擦亮“海岱考古”品牌,山东深入组织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山东课题研究,岗上遗址、赵家徐姚遗址、西孟庄遗址、跋山遗址、稷下学宫遗址、琅琊台遗址等重大考古发现,在实证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和构建山东古代历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汶口遗址、城子崖遗址等6项考古发现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山东沿海、威海湾定远沉舰等涉水文物考古,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甲午海战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国家大型基本建设项目的推进,基本建设考古已成为整个考古工作的“主战场”。2019年以来,山东组织实施考古发掘项目329项,发掘面积23.79万平方米,占十年来考古发掘项目总数的近70%。“先考古、后出让”制度有效落实,全省16市全部出台国有建设用地考古前置贯彻落实文件。为解决工程建设考古工作中的瓶颈制约,公布11家市级考古调查勘探单位。
考古工作,不仅要“重发现”,更要“重研究”。山东坚持学术引领、科技支撑,不断提升考古研究能力。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山东分库)在淄博挂牌,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北海基地在青岛建成启用,北京大学山东临淄田野考古教学实习基地投入使用,鲁中南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中心建设获批立项。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组建全国第一支独立的水下考古物探队伍。先后成功举办“一带一路”与山东、黄河文明与堌堆遗址、稷下学宫遗址考古发现等学术研讨会,组织出版了《齐长城志》《海岱考古》等一批学术专著。
走进山东博物馆,“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展”展厅里人头攒动。6岁的小朋友触摸“空气投影”,让距今约64万年的肿骨鹿“奔跑”起来;来自四川的黄女士慕名而来,在龙山文化的观影区,沉浸式欣赏蛋壳黑陶杯……
保护与利用,一体两面。近年来,山东实施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工程,文物有效利用不断开创新局面。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山东省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充分利用文物藏品资源打造精品陈列展览,激发发展活力。全省博物馆总量、一二三级博物馆数量、革命纪念类博物馆数量、非国有博物馆数量等六个指标,均居全国第一。全省免费开放博物馆672家,每年接待观众8000万人次。一大批文保单位、遗址遗迹、文博场馆、古镇古村纳入旅游线路,深化文旅融合。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建成红色旅游景区近百个,2019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2亿多人次,收入超过1000亿元。在全国率先建设“山东数字化博物馆”,实现了全国首次5G实验室在博物馆落地运用,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新手段提升服务效能,让文物活起来,让文脉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