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在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塔拉壕煤矿井下3206工作面,随着采煤智能系统发出指令,综采设备进入自动割煤、推溜、拉架、装煤和运输等生产流程,整个启动过程用时不到1分钟……在塔拉壕煤矿,类似的智慧化工作面已逐渐取代传统的采煤工艺,通过建设主煤流一体化管控平台、AI核心平台、综合管控平台等智能化子系统,采用“数据中台+管控平台”模式,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共享,为矿山的智能采掘、一体化管控、指挥调度、安全分析等应用提供智能化分析和辅助决策。
“我在综采区工作多年,最初回采工作面需要手动操作支架、煤机等设备运行,随着矿山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逐渐实现了井下设备远程控制,工作效率明显提升。现在工作环境越来越好了,坐在调度室的电子屏幕前,井下生产情况一目了然,一些设备还实现了一键控制。”塔拉壕煤矿综采队田英慧说。
据塔拉壕煤矿智能化办公室主任林军介绍,塔拉壕煤矿今年计划投资2500万元进行矿山智能化升级,主要开展智能综采常态化、业务数据标准化、运行智能化等6个方面的建设,努力实现煤矿智能化高效运行和少人化无人化值守。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当地能源富集,煤炭、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和三分之一,是国家14个大型煤炭基地、9个大型煤电基地之一和西气东输重要基地。2022年生产了全国五分之一的煤炭,完成了全国四分之一的保供任务。
近年来,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煤炭开采技术的融合发展,煤炭开采技术逐渐向智能化、无人化方向迈进。以此为契机,鄂尔多斯市大力推进煤矿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三化”融合发展,全国首个国产化工业操作系统“矿鸿”投入应用,“麻地梁煤矿5G+智能开采”等9个示范项目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矿区产煤不见煤、井上远程操作采煤作业……这是位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蒙泰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窝兔沟煤矿的写实景象。在这里可以通过5G网络实现固定岗位无人值守、皮带系统的逆煤流启动、人员的精准定位。
“这些功能的实现都基于中国移动5G智慧矿山解决方案。”窝兔沟煤矿智能化副矿长冀雪峰介绍,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协同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在矿山内提供5G专网覆盖,搭建边缘计算、私有云平台,建设智慧矿山平台。通过平台实现矿山设备和业务系统的基础数据采集、融合互通,打造了三维GIS地图,实现数据全部监管,灾害预警联动、动静信息等同屏联动展示,落地了5G煤流集控、固定岗位无人盯防等智能化应用,实现了综采工作面的少人化、运输系统和机电硐室等重点区域的无人值守。通过项目的应用,每年可减少井下作业人员30余人,成本降低429.8万元/年,同期能耗降低15%。
据了解,鄂尔多斯市目前共有符合条件的178处煤矿列入智能化建设名单,已初步建成多种类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煤矿120处,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37处。17处露天煤矿开展无人驾驶试验,无人驾驶车辆达到123辆。智能化煤矿涵盖产能6亿吨/年,占全市在产煤矿产能的70%。智能化建设总投资规模近130亿元,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化先进煤矿。
鄂尔多斯市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煤矿智能化建设真正实现了高危岗位少人或无人,达到了减人增效,提高了安全水平。目前鄂尔多斯市煤矿智能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面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下一步,鄂尔多斯市将按照总体推进、一次设计、分步建设、按期达标的工作要求,全面推动符合条件的煤矿开展智能化建设,争取到2024年所有在产煤矿实现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