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资讯】成都武侯:迈向全龄友好 在社区凝聚推进民生实事的强大合力
2023-04-18 16:50:42 金台资讯

近年来,成都市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推动了一批医疗、教育、养老、托育等民生领域重大项目落地开工、竣工达效,切实增进民生福祉,提高生活品质,连续14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一名,连续9年获评“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第一名。

随着一项项民生新政、一桩桩民生实事的落地生根,对于成都主城区武侯区来说,民生保障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群众期盼解决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问题得到有效破解,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民生实事涉及面广、关注度高,必须讲科学重方法、提能力转作风,推动民生实事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资料图)

在武侯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实施方案中,居民收入水平提升、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生活成本竞争力提升、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等工程,皆与武侯区委社治委有关,为的就是把社区小事办成解民忧的实事,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实效。

院子文创园。成都市武侯区委社治委供图

“后市场”市集。成都市武侯区委社治委供图

用文化浸润生活

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

一曲《成都》走红之后,位于玉林西路55号的小酒馆成为成都音乐文化地标。小酒馆之外,倪家桥社区也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新坐标。

从玉林西路一路向南,就能看到院子文化创意园。这里是玉林街道倪家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也是院子文化创意园入驻工作室的创业基地。

2018年,倪家桥社区通过整合辖区资源,以区域共建的形式,将原来100平方米的办公区改建成为现在20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

结合社会发展现状和群众需要,倪家桥社区提出了“社区+园区”的理念,并引入本地音乐文化企业小酒馆,共同打造了院子文化创意园,探索创新“社区+园区”相融共生的发展模式,搭建文创团队孵化基地,构建成都首个与社区共建的文创园区,让社区与文创在这个平房小院“共融共生”,用服务温暖民心、用文化浸润生活,形成了共驻共建服务特色。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使倪家桥社区率先成为一个‘易进入、可参与、能共享’的邻里中心和温馨家园。这在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中,属于全面提升老旧社区发展治理的范畴,优化便民服务供给。”倪家桥社区党委副书记刘苹表示。

2020年开始,该社区文创工作室的“后市场”市集便升级为符合当季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2.0版本,实现主题性、定制化,从青年文化、生活方式、环保公益等方面探索新的城市生活模式,并与各界合作方联合策划专场市集活动。

独立书店市集、“有个约会”联谊派对、公益专场、丰收季专场、年末大联欢……在这个聚合众多感官体验与内容为一体的周末露天市集,将青年文化融合于老旧街区,不但增进了青年情感认同,还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场场艺术文化盛宴,为传统的玉林注入更多时尚的现代潮流气息。

无论是社区共建的文创园区,还是后市场市集营造的玉林生活方式,都是武侯区强化资源联动的一次精彩诠释,在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的过程中,激活社区的同时,也激活城市治理。

“巷子里”全民友好空间。成都市武侯区委社治委供图

增进青年情感认同

让社区对青年的公共服务更加精准、更有温度

同样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的,还有玉林东路社区。

在玉林三巷尽头,一座透明的玻璃房子格外显眼。这是玉林东路社区为残障人士设计的友好空间——“巷子里”,由玉林东路社区与武侯区残疾人联合会委托,一介公司负责策划、设计、运营的社区残障友好空间。

在“巷子里”设计诞生前,调查需求成为“90后”建筑师张唐的主要工作。随后,一系列有温度的设计细节落到实处,包括入口处便于轮椅进入的适当坡度、滑动开关的玻璃门能供轮椅通过、可承受轮椅摩擦的耐磨木地板、可调节高度的吧台、贯穿整个空间的扶手、提示残障人士所在位置的盲文。

与“巷子里”一门相连的,是玉林东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前来办事的群众早已习惯从“巷子里”进进出出。

“在‘巷子里’规划设计的时候,我提了2个建议,一是这个空间要考虑方便残障人士、老人休息的需求,二是助力社区营造具有融合性、全龄友好的空间。”玉林东路社区党委书记杨金惠表示,如今的“巷子里”,也是玉林东路社区青年之家“共营店”,联动共建社区内青年喜爱的商家店铺空间,形成“N+青年之家”模式。撬动各方资源力量,定期开展青年艺术家个展、空间美学沙龙以及市集快闪等青年社交活动,为青年更好地融入社区搭建平台、提供路径。

作为人民南路核心商业区的城市老旧小区,玉林东路社区常住户6500余户、常住人口18000余人,其中青少年约占五分之二。自成为“社区青春行动”全国首批试点以来,玉林东路社区以城市有机更新为形、以社区青春行动为魂,积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培育青年骨干力量、精心打造特色项目、引领青年融入城市,带领青年在社区治理中展现担当作为,实现“青年因社区而凝聚、社区因青年而精彩”。

为展示共建共治的青春风采,玉林东路社区新增社区食堂、社区托育园所、艺术展览区等补充公共服务设施,打造18个文化聚落,让社区对青年的公共服务更加精准、更有温度。同时,培育青少年自组织“玉东少年派”“玉林仔童声合唱团”,引导社区青少年关注社区公共议题,号召青少年带动父母等中青年群体参与公共议题服务行动,衍生培育出“玉林妈妈团”等中青年自组织团体参与社区营造行动。

在借势引智、盘活资源方面,玉林东路社区统筹更新社区颜值和产业导入,举办玉林街头青年集市,以集聚青年消费为定位招引新消费业态,引入“首店”经济,全国首店2家、西南区首店6家,把握青年交流、聚集的行为特点,运用新媒体手段直接联系服务青年,吸引青年打卡玉东社区,将玉林东路打造成为成都青年生活、消费、打卡的潮流地,有效提升社区青春行动网络影响力。

总体来看,玉林东路社区以“四维治理”推进全龄友好包容社区建设的机制搭建。社区聚焦全龄友好包容社区建设的具体目标内容和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具体任务,从“党委居委统筹、专业规划支撑、居民协商自治、专业企业运维”四大治理维度出发,不断创新“双线融合”的工作机制,推动社区有序发展治理。

陆坝社区为老志愿服务。成都市武侯区委社治委供图

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推动“老有所养”落实落地

在推动老旧社区“微更新”的过程中,武侯区金花桥街道陆坝社区将发展成果与民共享,形成“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粮油全供给”的“陆坝待遇”保障体系,聚焦“一老一小”特殊群体需求,力求全方位让居民获得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陆坝社区,享受生活补助的老年人达500余人,占居民总人口近四分之一。从金额来看,老年人生活补助已从1998年的每人每月10元,增加到如今每人每月400元。

面对部分居民领不到退休金的难题,陆坝社区两委大量走访辖区各年龄段群众,就已到退休年龄而未领取养老金居民的处置办法进行意见征集,形成初步意见后提经居民代表大会、居民议事会讨论。最终,经议事会通过决定,从2021年7月1日起,对年满60周岁男性和年满55周岁女性居民中未领取退休金的每月每人发放300元社保补贴,并实行人员动态调整。

那么,钱从何来?陆坝社区以集体所有的待建地等为载体,引进文创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造“武侯外双楠锦里特色街”,通过街区打造盘活社区集体资产,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2021年,该社区完成税收1.03亿元,集体资产积累逾2亿元,人均纯收入3.5万元。

“在我们社区,实现了社区日常事务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流程化。”陆坝社区党委书记康平说,以2019年《陆坝社区“文化+社区治理”精品示范区打造方案》为例,就经历了项目征集、项目比选、项目实施和项目效果评价等阶段,让项目的运行充分体现了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据了解,陆坝社区以全龄阶段居民的多层次需求为导向,通过提高老年人生活补助、提高学生奖学金、补贴居民大病医疗、提升供应粮油质量等措施,让辖区居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武侯区,同样聚焦养老的,还有龙井社区。该社区利用“两项”改革闲置社区集体资产+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社会专业力量+社会资本联合打造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提供医疗保健、机构养老、专业护理、康复理疗、营养配餐及养老培训等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精准化的服务,让周边老年人享受贴近子女、贴近原有生活圈的“一站式”为老服务,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同时,龙井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还承担了武侯区养老服务示范引领、功能试验、专业培训、品牌推广等职能,打造集日托全托、老年助餐、老年教育、医养结合、智慧养老、老年用品体验展示、养老指导等功能于一体的成都市一流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锦城社区儿童友好广场——玲珑郡广场。成都市武侯区委社治委供图

打造“儿童友好社区”

将“童声童议”融入社区治理

儿童是城市未来的主人,在城市建设治理中,“以一米的高度看城市”,打造儿童友好城市,是一个城市散发的关怀与温暖。

作为首批16个“中国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试点”社区之一,武侯区簇桥街道锦城社区根据“儿童带动家庭,家庭影响社区”的工作思路,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试点,确保了儿童参与权、发展权在社区中得到保障。

“我们成立了锦城社区儿童工作委员会,下设儿童友好家长委员会、评估委员会,积极引导学校、教育联盟、家长委员会、儿童服务型社区自组织和儿童代表积极参与辖区儿童相关事务协商,既体现了谁主张、谁负责、谁受益的治理理念,又充分激发了儿童的主人翁意识。”锦城社区党委书记李鑫透露,为满足孩子们全面发展的需要,社区在原有的活动基础上,通过建好叠溪书院,依托锦瑟年华、锦香书阁,常态化开展“读书分享会”“阅读马拉松”“四点半课堂”“绘本阅读”等活动。

在着力打造服务友好社区方面,锦城社区还依托簇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聘请专业社工和医务工作者,对残疾儿童、困境家庭儿童等提供家庭教育普惠、家庭治疗等服务,保障了儿童的身心健康。

而在爱必立望江楼公园教学中心,针对儿童及青少年、亲子家庭、市民提供的自然科普活动也极具城市温度。

“通过对鸟类的观察和记录,可以让孩子们认识自然、了解自然,进一步了解城市生态环境所发生的变化。”这是爱必立自然教育负责人钟峰带领观鸟活动的第7个年头。在他看来,作为全国首个第三方入驻城市公园开展自然教育的案例,爱必立望江楼公园教学中心为市民和社区的孩子提供了一个走进自然、了解自然、探索自然、保护自然的机会。

另一边,武侯区金花桥街道花龙门社区的北斗与治理技术助力儿童友好社区项目则重在培养儿童的自我学习能力、社会生存能力。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形成有效的社会动员模式,构建儿童教育的应用和科普场景,开展乐跑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形成“关爱儿童、幸福未来”的儿童友好社区文化精神和氛围,建立温暖和谐、美好生活的社区。

在该项目负责人看来,项目成立以来,花龙门社区以充分发挥儿童参与权、话语权,保护和促进儿童友好发展为宗旨,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为儿童提供表达意见和参与治理的平台,拓宽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渠道,增强儿童社会参与意识,提升了社区儿童的归属感。

高碑社区实施“智慧高碑.爱在夕阳”项目。成都市武侯区委社治委供图

“智理”惠及全龄市民

帮助“银龄”迈过数字鸿沟

智慧社区建设,是成都市建设品质化、现代化社区的落地举措,始终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治理”到“智理”,成都智慧社区建设一直在探索。按照成都市建设智慧蓉城战略部署,2022年3月以来,成都市智慧社区建设按照“115N”思路,集约打造一个智慧社区综合应用平台,合力建设一个社区主题数据库,开放打造社区党建、社区安全、社区治理、社区服务和社区发展5个板块及N个应用场景。

为拓展社区智慧应用场景,武侯区簇锦街道高碑社区实施“智慧高碑.爱在夕阳”项目,建设社区智慧养老服务高地,解决好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生活就医等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难,进一步改善老年人智能生活,增强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了让老人们更好地掌握智能手机的功能,我们构建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老人们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进行课程学习。同时,结合老人们的实际需求,讲授如何运用智能手机进行线上购物,让老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办事,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捷。”在高碑社区相关负责人看来,项目为老人提供智能化民生服务的同时,也能解决其面临的生活困境,提供智能赋能培训,提高其适应智慧生活的能力。

作为成都街头的“黑科技”服务设施,位于潮音社区的“5G智慧轻松驿站”以其智慧安防、疫情防控、环境监测、健康管理、5G设施、便民共享等12大功能吸引了众多关注。

着力于“智慧+”,潮音社区还大力营造全龄友好社区场景。“针对老年群体,我们以种植培育、植物认养等内容吸引他们的参与;面对青年团体,则通过科学普及、模型展示等寓教于乐形式引导其参与其中。”潮音社区党委委员李明徽透露,通过民主提议、民意走访调研等程序,“智慧+”项目落地,以农耕生活为切入点,开展智慧农业科普教育实践,助力潮音社区综合体中文化长廊的打造。

而在更大范围内,武侯区围绕“聚焦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加快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这一主题,充分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以“城市大脑”为支撑,完善城市智能化应用体系,推动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让智能城市的管理成果惠及全社会。

相关新闻: